來源:杭州日報 編輯:News 2022-06-24 07:56
“來自全省各地的近百名選手都是創業的精英,雖然我很自信,但也更忐忑,能獲得這個成績確實很意外,也很高興。我從小有一個老師夢,未來我會依托農民教育培訓的平臺,在農民創業等培訓中傳遞新能量、傳授新知識、傳播新理念,和更多的創業同行在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初心不改,砥礪前行。”這是富陽土專家孫超在浙江省高素質農民培育促共富講課大賽土專家組總決賽上奪得一等獎后的感言,她也成為了省首批“綠領導師”。
本次比賽,孫超以《新農人做品牌,也可以這樣玩》為題,介紹創業品牌的打造經歷。她是一名90后的碩士“海歸”,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感召下,放棄高薪職業,毅然選擇回鄉創業,承載著擁有3000多年歷史和文化的家族傳統米酒產業傳承的使命,成立浙江東龍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她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一個人的規范不能帶動一個行業,一個品牌的崛起不會帶動一方產業的騰飛,一個人的發家致富不算帶動一個地區的增收,只有大家都參與到標準化來,以質量來取勝、以品牌去輻射,放遠目光,方能一起成功。”她左邊攜科技、右手握文創,致力于米酒新品種和衍生產品的研發,持續挖掘米酒的歷史和文化,秉承“傳承”與“創新”,打造了“五味龍門”和“吾味輕酒”這兩個既有古韻又富新意的品牌。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今年5月的浙江省鄉村人才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出了實施“浙江綠領培育行動計劃”(簡稱“綠領計劃”)的構想,其中,培育從事農業農村科技創新推廣等與人才培育相關的人員為“新導師”,通過導師興帶動人才興,是“綠領”未來主攻的五大類目標之一。
近年來,富陽區農民學校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部署,在區農業農村局的領導下,審時度勢,構建“省、市、鄉、校、高級農民技術專家”五位一體的農民教育培訓專家支撐體系,實施“農民大學生培養工程”,致力于農村實用人才的培養,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項目,培養了一大批農創客、土專家型的職業農民,打造服務現代農業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管理的“新頭雁”。
鄉土農民師資是理論教學和實踐交流的重要力量,但數量和質量都匱乏,這為培訓所需的實踐教學、實際應用技術、創業典范推廣等受到了局限。“這些年,我們一直重視農業和農村人才培養和壯大,注重培養一批創業領頭雁,本著‘先富帶后富、大戶聯小戶’宗旨,從而實現‘群雁齊飛’的局面。今年,學校依托省土專家比賽的契機,也正好讓我們自己培育的成果有個展現機會,更是一個走出去互相對比、彼此交流的平臺。這次的成績,也堅定了我們工作的信心,未來要不斷深耕,爭取培養更多的新農人。”富陽區農民學校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