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搜狐 編輯:網絡 2021-08-12 10:34
2017年是教育行業快速發展的一年,“熱火朝天”“如火如荼”可以說是非常貼切的形容。約有200家的投資機構,在近一年的時間里融資超過460筆,不斷的刷新融資的金額。雖然和出行、智能硬件等領域相比在金額上沒有可比性,但是在教育行業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了。各行業紛紛跨界投資教育,男裝品牌海瀾之家也湊了一把熱鬧,購買了某家教育機構26%的股份。
2018年教育行業的三大走向:素質教育與幼教項目持續火熱;人工智能+教育(簡稱AIED)新方向;教育行業證券化速度加快。
1. 素質教育與幼教項目持續火熱。
從2011年-2016年,素質教育共發生了97起投資事件,在《第四消費時代》中也曾提到,“消費的**意義在于如何度過更加充實的人生”,與素質教育的目的相同。隨著社會對素質教育要求的提高,除了傳統的STEAM、體育教育、音樂教育,一些新的素質教育類型正在不斷涌現,兒童腦潛能開發教育就是其中的代表。
先是由四部門聯合發布的“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整治行動”出臺,接著就是學前教育成為“兩會”熱點,2018年這才剛開始,就引起了大家對于學前教育的更多關注。仔細的解讀“校外培訓機構聯合整治行動”和“兩會”學前教育熱點話題我們不難發現,國家不是在抑制學前教育和素質的教育的發展,相反,是為了更好的規范這一市場才會這樣做的。幼教行業環境得到優化,對于創業者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想要發展其實并不難,只要做好市場調查,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法規辦學,順應國家素質教育的方針,不僅不用擔心被整治,招生也會越來越好。
2. 人工智能+教育時代。
人工智能+教育,簡稱AIED。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了全面智能教育項目的發展,并指出在中小學階段將逐漸的設置人工智能相關的課程。人工智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毋庸置疑,但這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至少在未來的5年時間內很難看到太大的成效。
3. 教育證券化速度加快。
據有關部門統計,僅2017年,A股市場主要發起了31起教育投資并購事件,涉及到的金額多達209億元人民幣。大型教育企業紛紛選擇在美國和香港進行上市。2018年,隨著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正案的落地實施,民辦教育行業逐漸走向成熟,美股、港股、A股市場將用來新一輪的教育資產證券化趨勢。
知識付費時代在2017年得到了真切的體現,越來越多的選手加入到知識付費的行列中來,新世相首席品牌官邵世偉更是直言:知識付費重要程度將不亞于媒體業務。可謂是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同時也帶來了無限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