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編輯: 2018-11-27 09:10
【】臨近年底,行業中依然有不少從業者在關注著整裝、大家居和全屋定制這三個重點話題,值得思考的是,種種現象的產生將會對行業的未來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啟示?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趨勢一
定制家居紅利增長逐步消失,家居行業加速從制造業轉變為服務業
在2017年,由于行業的整體表現偏好,大多數定制企業的客單價提升得很快,但在2018年整體行業增速不利好、宏觀經濟周期下行的背景下,定制品類的紅利增長可能已經走到了一個轉折點,很難在短期內迎來反彈的機會。
家居行業正加速從制造業轉變化服務業,企業***步要做的就是通過完善“產品+服務+體驗”,從而提高用戶粘性。而對于多數企業來說,他們下一步的發展依據將會圍繞服務力做文章,這一點將在下文繼續展開。
趨勢二
行業由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大家居勢能取決于品牌力、設計力、服務力
到2018年,家居從業者的心中已經形成了一種共識——一二線城市的增量用戶已經所剩無幾,存量市場已經取代了增量市場成為了他們的重點關注對象,三四線、五六線的存量市場也在逐步增多,增量市場的規模性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礙。
相比增量市場,存量市場更為考驗企業的產品力和創新力,這也恰恰給了家居企業發展品牌、提高創新理念、推出差異化產品,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一位在家居上市集團負責營銷的從業者告訴記者,大家居產業正在發生重大轉變——幾乎所有企業都在加速從制造業向服務業轉型。在這個過程中,企業必須建立起三大核心能力:一是品牌力,二是設計能力即產品創新能力,三是服務能力。
不過,筆者認為值得期待的一點在于:
家居建材企業還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如果從業者們愿意將主要精力花在品牌力、設計力和服務力這三個角度,努力打好基礎并放大自身的優勢,未來將有機會分食存量市場的大蛋糕。
趨勢三
家居行業**一公里服務能力將會加強,供應鏈價值被凸顯
近幾年來,家居建材行業的跨界收購、跨界投資的事件屢見不鮮,再加上此前由阿里巴巴的曾鳴教授提出的“S2b”概念得到了廣泛傳播,在此背景下,不少企業都開始往共同的方向邁進——供應鏈。
通過線上獲客引流、連接上游廠商,進一步形成家居行業的供應鏈體系,再通過線下b端加盟商和城市運營商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并且在倉儲端、物流端、配送端、安裝端為企業或個人提供支持……這些都是企業**一公里服務能力的體現,也是很多企業在布局的重點方向。
趨勢四
家居業跨界裝修案例將會增多,但不一定能夠真正落地
上市公司跨界裝修是家居行業在2018年的較大新聞點,7月,尚品宅配投資者交流會上宣布要跨界裝修,直接為消費者提供整裝服務。無獨有偶,索菲亞此前也做了一些整裝的嘗試。
從他們的行為來推測,家居廠商之所以跨界裝修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家居企業頭部公司的市場份額是有限的,長期發展下去遲早會遭遇到天花板,跨界裝修不妨是能當作一個新的突破口,讓企業的發展擁有更大的可能性;
第二,裝修業務這塊大蛋糕不僅擁有較大的想象空間,它還能讓家居企業離用戶更近。一旦真正掌握住了C端用戶在裝修服務方面的入口,家居企業的服務能力將會大大增強,未來還有機會帶動公司整體產業鏈條的正向循環,從而獲得正向發展。
不過,整裝的水其實是非常深的。裝修的核心其實在于“服務交付”,一旦家居公司滿足不了用戶對服務方面的需求,家居企業的整體品牌形象將有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原因在于:
裝修是一個重度依賴人工的業態,其中的任一工作環節都容易讓裝修工期和裝修結果甚至裝修成本出現偏差,如果家居企業通過自身品牌能力接單之后,又交給外包公司去做,這件事情本身的價值和意義并不大。
趨勢五
細分品類將有足夠大的立足之地,設計類企業有機會跑出來
整個家居建材行業的市場空間非常大,除了大而全的企業發展道路,聚焦某一產品類別發展的公司也會有不小的市場空間。我們認為,在未來,擁有自身產品線、生產體系或供應鏈體系的公司將會有不小的發展空間,包括新興的家居新零售企業、家居設計公司等等。
這些企業的突破性在于一旦把渠道做深,再加上本身在產品線方面的優勢,其實是可以實現在細分領域獲得較大的生存價值的。
(文章來源:木業網-公眾號,侵刪)